综合化学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

《综合化学实验》是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选修课,将无机、有机、分析、物化四大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使实验内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可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一、综合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高层次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是基础实验和科学研究之间的桥梁。其课程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实验训练的查漏补缺,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训练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准确采集实验数据;对实验现象、数据等信息具有独自的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综合化学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独立的思维与综合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化学实验的课程内容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依托枣庄学院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发挥学科群体优势,把师资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经典与前沿合理设置、有机结合。在课程设计中,按照合成制备分析表征性能测试的实验设计思路,突出化学学科优势和特色,组织《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力求融无机、有机、分析、仪器分析等多学科为一体,构筑一个较高层次的实验平台。

同时吸取学院的优秀科研成果,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实现科学实验教学化,在交叉学科领域开设综合化学实验,采用多媒体讲授,平均每年改进和新增2-3个新实验,实验更新率为20%-30%,,注重新颖性、综合性和研究性,使学生从中不仅能了解化学各学科的前沿领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手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和思维方法,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三、实验教学环境

本课程实验教学在枣庄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室拥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实验室配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德国斯派克Spectro Vision)、UV-Vis分光光度计(岛津UV-2401PC)、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计(日立Z-2000)、多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带ECDFIDNPDFPD检测器,美国Agilent 4890型)、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Finigan, Trace DSQ)、电化学工作站、高效毛细管电泳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Shimadzu 20A)、粉末X射线衍射仪(D/MAX2200VPC)、数字式密度仪、开放/密闭微波消解/萃取仪、离心泵、流量计、传热装置、精馏实验装置、吸收装置等大中型教学仪器,不仅能够满足本课程基础实验教学的要求,而且为学生的开放式、研究性实验和课外科研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

四、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综合化学实验面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下学期开设,96学时,可分小组(14-18人)进行大循环实验,开课的第一次课程是结合多媒体课件集中讲解,课程负责人首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式、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化学品安全管理规程等,任课教师侧重介绍实验项目的背景(研究思路)、相关技术(包括仪器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

2.实行教师实验负责制,根据实验类型、内容和仪器设备,每次指导14-18人名学生实验,学生根据各个实验类型和内容,6-91组,每2个人独立进行试验,不同的实验中,每个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或不同的方法合成同一个样品,也可能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技术合成不同的化合物,小组学生相互学习和讨论。这样的小组教学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师生之间互动,提高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3.任课教师认真备课,提前预做实验,撰写每个实验的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教师要亲自检查仪器设备情况,清点学生人数, 做好实验教学记录。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教师均要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准备实验情况和关注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实验现象有关的一些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4.整个实验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前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讨论、思考题和小论文等环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前,组织学生自我小结或讲评。实验记录格式采用:题目-目的-原理-步骤-现象-解释-习题方式,要求学生勤于动手, 敏锐观察, 细心操作,开动脑筋,勤于提问,深入分析、钻研问题, 准确记录原始数据, 注重现象的记录。

5.实验结束,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建意见或建议。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并认可后,学生须清理实验仪器、整洁实验台面,经老师同意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实验报告采用科技论文格式: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注重分析与总结。

6.指导教师在指导实验时,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善动脑子、大胆质疑,不仅要关心实验操作和结果,更要注重思维方法和提出问题,与教师大胆交流,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强化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延伸实验内容、提交实验论文。

7.教师认真仔细地批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纠正报告存在的数据处理、有效数字表达等错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报告撰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总结、分析和归纳能力;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考核规定给学生的每个实验予以评分。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

8.实验成绩采用考核形式,根据学生预习、实验过程收获(包括实验设计、动手能力、现象观察、提出问题和交流互动等表现)、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9.综合化学实验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实验预习10%,实验过程25%,实验结果25%,实验报告20%,期末考查20%

五、综合化学实验的课程特色

1.独立的大化学专业实验课;

2.实验内容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实用性;

3.介于基础实验和毕业论文间的实践课程;

4.重在实验综合能力提升和科学素质培养。

(数据更新至2018年02月06日)